干货满满(理论热点面对面 食以安为先)西安:“理论面对面”品牌奏响古都理论宣讲时代强音,
干货满满(理论热点面对面 食以安为先)西安:“理论面对面”品牌奏响古都理论宣讲时代强音,
化“大主题”为“小切口”,主题沙龙开放式阵地“面对面”聚人气;寓“大道理”于“小故事”,文艺展演情景式节目“面对面”话家..._新浪网...
详细介绍

  化“大主题”为“小切口”,主题沙龙开放式阵地“面对面”聚人气;寓“大道理”于“小故事”,文艺展演情景式节目“面对面”话家常;译“普通话”为“地方话”,现场办公贴近式交流“面对面”传温情……近年来,一档理论节目在陕西西安的基层干部群众中反响不俗,让党的新思想、新观点、新论断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。

  2022年10月,西安市委宣传部、西安广播电视台、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共同策划推出“时代强音”大型理论融媒体节目《理论面对面》。2年多以来,节目以“主题沙龙”形式、“五进”方式、“1+N”模式、“融合传播”范式,深入基层举办系列理论宣传宣讲活动,全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西安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
  

  《理论面对面》赓续文脉主题活动在关中书院举办。

  “走新”更“入心”蹚出基层宣讲新路子

  既深耕文化内涵,又能以年轻化、艺术化、通俗化的表达使节目内容推陈出新,真正让理论强大力量从“激励口号”转化为可感知、可参与、可传播的鲜活实践,近年来,《理论面对面》不断探索宣讲新路子。

  2024年3月,《理论面对面》首场高校宣讲活动走进陕西师范大学。以“走读大秦岭阅见中华文明”为题,现场500多名师生共话“国之大者”、畅谈“古都文化”。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丁为祥等围绕“秦岭山水文化”进行主题宣讲,引发了在座师生的情感共鸣。

  2024年11月,《理论面对面》走进西北政法大学,“新时代青年如何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”的主题宣讲让不少在校生倍受鼓舞。“作为一名法学生,要立大志、担大任,建功立业写青春。毕业后,我希望留在西安、扎根西安,尽早运用所学知识为法制建设添砖加瓦。”西北政法大学学生张泽坤说。

  宣讲声声入耳,精神入脑入心。除了重点大学校园,近年来,《理论面对面》还走进西咸新区西部云谷、鄠邑区蔡家坡村、浐灞国际港、阎良区航天基地、未央区大明宫街道等地,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了重点企业生产车间、重点项目工地、农村田间地头、部分机关单位及社区居民院落。截至目前,已成功举办线下活动28场,“面对面”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、基层群众已逾2万人次。

  “主题沙龙的形式很好,文化大篷车独具特色。有专家演讲,有互动分享,还有主旋律节目演绎,抽象的理论一下子具象化了!”家住长安区五台街道石砭峪新村的李女士现场参加《理论面对面》后感叹。

  据了解,《理论面对面》既善于运用大沙龙、大专家、大课堂的方式开展集中宣讲活动,也注重采取“理论+文艺”的表现形式,把理论“唱出来”“演出来”“展出来”。活动中,还穿插了诗朗诵《我是终南》、书画《唐诗里的长安》、演讲《窑洞里的灯光》、快板《天安门上升国旗》、歌曲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、舞台剧《大儒张载》等一批寓教于乐、融学于趣的节目,增强了理论宣讲的说服力、感染力和吸引力。

  “我们要把来之不易、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展示给群众,把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、踔厉奋发的信心决心传递给群众,把群众最需要了解的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,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更昂扬的斗志推动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。”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、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杨丽萍说。

  在培育拓展新业态方面,《理论面对面》也持续蹚新路。根据每期理论宣讲节目不同的主题思想,节目组定制了不同风格的文创产品,如手机壳、手提袋、包装盒、钥匙扣、水杯、文化衫、挂饰挂件、台历挂历、文创概念伴手礼等。这一做法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,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基础上,兼顾了经济效益、可持续性发展。

  

  《理论面对面》走进鄠邑区终南山下蔡家坡村。

  “解惑”更“解压”实现宣讲成效最大化

 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,“键对键”不如“面对面”,“群里吼”不如“实地走”。“宣”出特色,“讲”到实处,按“需”送学,才能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事,实现宣讲成效最大化。

  近年来,《理论面对面》节目组通过深入调研、精心设计,形成了特色鲜明的“1+N”理论宣讲模式。除了聚焦理论主线,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热点,设计了创新创业、住房教育、民生保障、文化传承、生态保护、人才培养、发展新质生产力、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等若干个特色小主题,通过“理论阐述+故事讲述”的方式,由宣讲专家进行政策解读和理论宣讲。同时,通过现场办公的方式,面对面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,回应基层所想、群众所惑、百姓所盼。

  2024年8月,《理论面对面》走进浐灞国际港务区,深入探讨“共建‘一带一路’为西安带来了哪些机遇?”“新时代西安如何以开放促改革?”等若干实践问题,宣讲团给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对策建议,为助推浐灞国际港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。

  2024年10月,《理论面对面》走进周至县,在绿树叠翠的秦岭国家植物园探讨绿色发展主题。针对“周至如何走特色乡村振兴之路”,宣讲团给出了全面而具启发性的答案,为在座的环保人、护林员、果蔬合作社负责人、民宿主理人等答疑解惑。

  西安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、台长解炜介绍,《理论面对面》宣讲阵容由省市理论讲师团成员、省市社科院研究员、部门领导、专家教授、基层干部、青年学生等组成,始终将理论宣讲与服务群众、解决困难、办实事相结合,及时回应基层所想、群众所惑、百姓所盼,致力于将宣讲平台建设成为群众思想上解“惑”、政策上解“渴”、精神上解“压”和解决“难题”的平台。

  

  

  《理论面对面》进高校打造新时代“思政课堂”。

  “可亲”更“可爱”涌动理论宣讲创新力

  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《理论面对面》节目陆续在线推出新媒体视频100余条,全网总浏览量已超4.5亿次。经过2年多的深耕细作,古都西安“理论面对面”品牌持续叫响。值得一提的是,2024年,《理论面对面》节目的经验做法与创新实践,获得“陕西新闻奖一等奖”,两次被陕西省委宣传部《新闻阅评》专题刊发,并入选陕西省融合生产传播典型案例,向全省主要新闻单位推广经验。

  如何让节目持续涌动创新力?去年以来,《理论面对面》还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:建立全新宣讲体系、增开理论宣讲巴士、打造宣讲会客厅,推出情境式、场景式、文艺式、末端式、云端式五大宣讲新模式,做到寓“大道理”于“小故事”、化“大主题”为“小切口”、译“普通话”为“地方话”,极大提高了栏目传播度、参与度、点赞率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西安市委宣传部还联合陕西高校网络思政中心,探索高校思政课教育实践新路子,融合《理论面对面》节目打造新时代“思政课堂”,进一步拓展理论宣讲和网络育人的新空间、新载体。目前,已在陕西科技大学、陕西师范大学、西北政法大学、西安文理学院、关中书院等陆续开办,直接影响在校师生超10万人次,成为属地高校青年学子学习理论、强根铸魂的生动课堂。

  此外,节目组还联合共青团西安市委、西安市总工会、西安市妇联、西安市委讲师团等部门,发挥“新时代青年宣讲团”“劳模宣讲团”“巾帼英雄宣讲团”“延安精神宣讲团”作用,用时尚综艺思维重塑理论宣讲,用多元化喜闻乐见的方式赋能理论宣讲,用全过程影像纪实展示理论宣讲,让党的创新理论可触可感、可亲可爱。

  2025年,西安市委宣传部将进一步树立成果导向、精品意识,加强统筹,整合资源,高质量办好《理论面对面》节目。西安市委常委、市委宣传部部长仵江表示,要持续提升节目品牌力、影响力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把该品牌节目建设成为引导基层干部群众的精神家园。(关庆贺 舒彧 杨晓明)